2024年秋季,为了推动跨学科与跨领域的中外跨国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现代史教研室与国际关系史教研室先后邀请了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历史系Mark D. Hersey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吴翎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高国荣研究员,美国麻省大学历史系舒喜乐(Sigrid Schmalzer)教授等四位海内外历史学者,举办了一系列多重视角下的跨国史主题讲座。
其中,Hersey教授的讲座“迈向黑人带的环境史:美国南部的景观与区域认同”发挥了环境史天然的跨国家跨地区属性,以美国南部黑人带为案例,强调不受人设国界限制的自然景观通过塑造区域内人群的身份政治来影响甚至推动政治运动。
吴翎君教授的讲座“中国与美国——跨国企业、技术革新与近代中国国家治理”则以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美经贸交流为背景,讨论了一战中中美基于共同中立立场的特殊关系,对这一时期中美之间由留美归国人士、跨国知识社团、美在华商人与企业构成的巨大行动者网络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分析,为理解大时代背景下的微观跨国交流提供了具体案例。
高国荣研究员的讲座“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讨论了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环境保护发展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其中,高国荣研究员重点强调了不同时期的世情、国情、党情对于党领导的环保事业的影响,将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更广阔的跨国视野中进行了历史的考察。
舒喜乐教授的讲座“北美《全球概览》杂志的连接世界:反对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替代技术”介绍了1968年创刊的杂志《全球概览》及其所代表的美国左翼群体对20世纪资本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反思,其中特别关注于他们从第三世界寻求替代性技术的尝试。通过分析《概览》推动的全球知识交流,舒喜乐教授特别强调了美国左翼知识分子对新中国生态农业知识与劳动意识形态的吸收和转译,为理解近现代中美跨国交流中中国向美国的知识与文化输出提供了新的见解。
清代部分留美中国学生与使馆官员在纽约的合影。
这四场讲座在研究时段上贯穿近代史、现代史乃至当代史,主题上涵盖环境史、商业史、中共党史、科学史、技术史、农业史等多个史学领域,研究对象上覆盖政府、民间组织以及自然环境等多个维度,为跨学科、跨领域的中美跨国史研究及其与传统历史学的融合互通提供了重要理论探索和案例讨论,也为青年学者在各个领域和方向上进一步拓展中美跨国史研究方法与研究内涵提供了前期基础。
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1949年以前的中美跨国史”京师世界历史工作坊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等多所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师生参会,并有诸高校师生线上线下旁听和互动。
本次工作坊则进一步汇聚了农业与林业、宗教与教育、情报与媒体、交通与技术、商品与医疗这五个大方向的青年历史学者,从知识生产与技术扩散、宗教传播与文化交流、商品贸易与医疗对比、物种迁徙与生态影响等多维度,对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中美两国之间层次丰富、纠缠复杂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更加聚焦的案例研究和系统性的学科互联,为深化近代中美跨国史和中美关系史的理解做出了贡献。
工作坊于12月21日晚7时开幕,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林海教授为开幕式致辞,代表学院向与会师生表示欢迎,肯定了中美跨国史研究在历史学发展与现实关切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介绍了北师大历史学院在区域国别学、中外关系史研究与青年学者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与所做之努力。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林海教授作开幕致辞
一、农业与林业
工作坊第一部分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姚靓副教授主持,由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史研究室郎洁副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拜李赞博士生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瑞胜讲师依次做报告。三份报告分别展示了中国对美国入侵病虫害的研究与应对、中国古典治蝗知识对19世纪北美蝗灾防治的影响以及二战后美国与国民政府围绕农业技术合作的双向互动,充分展现了中美在农林方面交流的长期性、广泛性以及多向性。
其中,郎洁副教授的报告《近百年中国外来森林病虫害的记载与扩散》围绕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两种极具代表性的外来森林病虫害,深入研究了近百年来入侵森林病虫害在中国的传播与扩散模式。在报告中,郎洁副教授展示了病虫害传播与中美经贸活动的联系,中国病虫害防治在学术研究与管控实践上的国际性,从政府管理与科学研究两个维度,为中美跨国史研究提供了环境与生态视角的补充。
拜李赞博士的报告《美国昆虫学委员会报告中的古代中国治蝗农书与人-蝗关系研究》以19世纪70年代北美蝗灾为背景,探讨了中国古代治蝗经验与技术的国际化传播过程,以及19世纪美国知识界对这些经验的积极吸纳。报告旨在打破“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之间的二元对立,重新审视了“土”与“洋”在知识全球化流动中的复杂关系。报告也同时指出,在19世纪美国学者眼中,中国古典知识的有效性与清王朝在国际地位上的边缘性并不冲突,对知识的借鉴与政治上的偏见可以共存。该研究为我们理解19世纪的全球知识流动,同时期美国精英与民众对科学的认知分歧,以及古典中国在世界上的多元形象补充了新的见解。
张瑞胜老师的报告《1946-1948年间的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研究》讨论了二战后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在农业技术上的短暂合作,并重点分析了时人对此次合作的多种批判,如认为此次合作涉嫌以美国而非中国的农业利益为核心,忽视中国本土的农业文化与民族认同,长期来看可能会制约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经济发展自由等。在此案例研究中,张瑞胜老师密切结合时代背景,强调跨国科学技术交流与后殖民主义以及民族主义的紧密联系,并指出要在中国农村实现对西方现代农业技术与投资的接纳、吸收和利用,必须以独立自主的国内政治环境和公平公正且相互尊重的国际关系外部环境为根本前提。
二、宗教与教育
工作坊的第二部分以“近代中美间的文化碰撞与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为主要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安星柯、黄雯鏸两位博士生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张昊博士生,分别围绕19世纪美国传教士与中国知识分子之间的世界观冲突、近代中国学者对美国史教材的编撰以及战后美国基督教网络对香港的文化影响进行了精彩报告。三份报告共同探讨了宗教与教育在跨国文化交流与国家文化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看似独立的文化活动与国家政经需求之间潜移默化的复杂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学界对近代中美跨国关系中宗教与教育部分的历史理解。本部分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杜博思教授主持并点评。
安星柯博士的报告《美国新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世界观变迁(1830-1927)》分析了美国在华传教士在地理、政治体系和文明秩序三个维度上对中国天下世界观的挑战,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在这三个维度上的抵抗与对主体性的坚守。本研究一方面体现了美国传教士群体在近代中国世界观转型中的深度介入,也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对近代地理知识、国际法等新型认知工具的积极吸纳,以及在重建民族文化价值层面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为进一步探讨中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益的研究框架。
黄雯鏸博士的报告《近代中国对美国史的认识与教学》聚焦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美国史的认识过程。她以时间顺序呈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国史认识从基于传教士描述到亲自考察的转变;分析了中国的美国史教学发展中出现的整体的美国史观、美国史研究方法的迁移、独立做西洋史研究等意识,以及中国本位研究意识的自觉转向;梳理了中美关系动荡下促发的美国排华史与侵华史研究。报告指出,近代中国的美国史学有宪政、经济、中美关系三大关注点,时刻具有强烈的现实诉求,深系救亡图存的重大主题,在知识史的维度上展现中美关系的变动。
张昊博士的报告《美国基督教跨太平洋传教网络的重新配置与战后香港的现代化和美国化(1949-1965)》探讨了二战后美国教会组织在国家支持下对香港经济与教育提供援助的历史,并详细分析了教会组织、美国政府意志、香港企业、英国殖民政府及中美知识分子之间的多重互动。报告指出,二战后美国政府以宗教团体和教育事业为重要媒介,积极推动并引导香港的现代化与美国化过程,使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香港最具影响力的外部势力。作为这一过程的重要方法与结果,美国政府与精英人为地在香港构建了一种自由国际主义形式的美国神话,而教育事业以及不断流动的知识分子群体在塑造该神话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情报与媒体
工作坊的第三部分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安然教授主持,以中美对彼此情报的获取方式为主要内容。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贾钦涵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刘芳副教授与北京大学历史系吴博皓助理教授均在相关历史问题的研究对象选择上做出了新的拓展,对美国驻华商务专员、作为报刊信息源的通讯社和作为情报中介的战后日本技术官僚等以往被相对忽视的历史角色进行了深入研究。
贾钦涵副研究员的报告《美国驻华商务专员情报活动初探(1914-1941)》聚焦于两次大战之间的美国驻华商务专员制度,考察美国商务部如何为美国政府和企业提供中国市场信息。该研究认为,两次大战之间的美国驻华商务专员制度是对此前存在的港口情报体制和领事情报网络的整合,体现了美国对华经济情报活动的专业化,和情报收集途径的多元化。
刘芳副教授的报告《五四时期在中美两国之间的中美通信社》以与北洋政府有深度合作的“中美通信社”为研究对象。在1918至1928年间,中美通信社经历了从美国战时宣传机构向中美合办到中国私营的复杂转变,在五四运动期间,该机构同时发挥了引导社会舆论与向北洋政府提供国际情报的多重功能。该报告指出,中美通信社复杂的历史背景导致了其成员复杂的身份认同,该机构体现出了处在“中外之间”的复杂跨国属性和复杂多变的利益关系。通过对中美通信社历史的细致考证研究,刘芳副教授表示,希望能以此推动学界对“通讯社”这一被长期忽视的机构的认识,并指出,此类机构与近代政治外交的关系值得被重新挖掘和评估。
吴博皓助理教授的报告题为《日本帝国技术官僚对冷战美国亚洲战略的影响》,研究对象是战后日本技术官僚,他们还曾是旧日本帝国与殖民地要员,吴博皓分析了这一群体与美国冷战亚洲战略之间的复杂关系。一方面,他们继承了日本在1945年前建设的庞大亚洲知识网络,并通过自身身份在战后的转变使此网络融入战后新的东亚秩序,在美国对东亚的情报工作中扮演关键角色;另一方面,他们也有能力在美国影响之外,独立使用其亚洲知识为日本自身的战后发展诉求服务,并进而影响美国的亚洲战略。吴博皓老师的报告揭示了日本在构建冷战亚洲秩序中的能动性,以及日本官方与民间知识分子及其掌握的亚洲知识网络在这一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研究为更全面地理解冷战亚洲格局提供了新的视角。
四、交通与技术
会议第四部分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瑞胜讲师主持,该部分聚焦于使跨越太平洋交流成为可能的交通与工程技术及背后的中美知识分子。美国普渡大学历史系孔雪宁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许翔云助理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刘亮副研究员,分别围绕美墨边境华裔移民、在华美国军人以及中美跨国工程师群体,为会议带来了三份详细的案例研究。
孔雪宁博士的报告《谭兆亮和“航空救国”》着眼于长期旅居美墨边境城市图森(Tucson)的华裔谭兆亮的特殊人生轨迹。谭兆亮作为海外华裔,一方面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为抗战培养华裔飞行员,对中国航空业做出卓越贡献,但在另一方面也因其移民经历而坚持作为华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通过这份个案研究,孔雪宁博士考察了美墨边境华裔这一特殊群体,重点关注了这一群体在融入美国社会时如何保留自身文化遗产,以及随之产生的复杂且灵活可变的自我身份构建,充分展现了中美跨国交流在微观个人层面所产生的复杂纠缠。
1942年3月27日,美国志愿军飞行员和中国军队在一起讨论。
许翔云助理研究员的报告《詹姆斯·H·威尔逊的中国观》考察了威尔逊身兼军人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以来华考察铁路和作为八国联军一员两种途径多次“来访”中国的特殊经历。报告在官员、商人、传教士之外,额外审视了军人群体在中美交流中扮演的角色,探讨了美国历史人物个人的中国观念与美国对华政治之间的相互影响,为理解19世纪下半叶中国形象在美国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微观视角。
刘亮副研究员的报告《中美工程师协会成立的动因探析》分析了1919年在北京成立的中美工程师协会在同时期众多同类科技社团中的特殊性,并重点介绍了中美工程师协会的人员构成,协会活动案例及社会反响。报告指出,相比直接发挥技术支持功能,中美工程师协会更接近于一座跨国沟通桥梁,这一桥梁由在华美国工程师群体和留美归国知识分子共同组成,这些成员多样化的社会背景构成了连接两国各界群体的黏合剂,这一纽带通过促进中美间政治、资本与技术交流,为推动中国近代工程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要远超过协会成员本身的职业化努力。
五、商品与医疗
工作坊的第五部分由上海大学文学院夏昀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姚靓副教授、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李昕升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刘黛军博士后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王志永副研究员分别从国际商品销售、跨国物种传播以及疾病医疗跨国认知等视角做了中美跨国史的细致考察。
姚靓副教授在报告《二战后可口可乐在华境遇的变迁》中,聚焦可口可乐在华发展的关键时期——从二战结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报告强调,在华可口可乐的特许经营模式对于理解中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二战后可口可乐在华销售的曲折历程,不仅体现了二战后美国商品对国货市场的冲击,也与新中国成立后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矛盾相互交织;而这种特许经营模式使上述矛盾在可口可乐问题上进一步复杂化,进而造就了其在华销售史的特殊坎坷。可口可乐的案例由此成为观察近代外资企业在华运营模式的典型窗口,为从商业视角探讨中美关系复杂性提供了新的思考。
李昕升副教授的报告《中国玉米发展:历史与现实》在更长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展示了玉米这一重要跨国作物的物种史。报告从单种作物出发,将经济史、物质文化史、环境史、全球史融合在一起,探讨了包括玉米传入中国的历程;中国玉米种植的生态环境史;玉米对中国近代农业土地政治的影响;玉米在中美两国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对比等众多问题。该报告是一部从微观物种出发的多维度、跨地域的大历史图景的精炼浓缩。
刘黛军博士后的报告《中美两国肺结核疗养院与疾病防治的历史反思(1884-1952)》从多角度对比了中美医界对肺结核的认识与应对,并重点回应了西方曾对中国肺结核病情的态度。刘黛军老师以疗养院历史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了中美两国在对肺结核疗养的认知与医患关系等方面的差异。报告最后强调了文化建构对跨国疾病认识的重要影响,并指出加强全球不同区域间的交流对消解疾病认知中的偏见与误解具有重要意义。
王志永副研究员在报告《19世纪下半叶中医药在美国的传播与华人医生经济社会地位的变迁》中,系统梳理了19世纪下半叶华人医生在美国的经济社会地位变迁。报告详细展示了在美华人医生为克服偏见、在白人社会中推广中医药并提升自身经济社会地位,在医疗技术、宣传方式与司法合作等方面采取的多重策略。该研究协助突破了对种族排斥时期“压迫—被压迫”的简单二元理解,揭示了美国主流社会与华人精英阶层之间鲜为人知的社会文化互动。
会议最后,上海大学夏昀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安然教授、杜博思教授、张瑞胜讲师等学者对两天的会议进行了讨论与总结。通过各个领域历史学者的报告与交流,本次工作坊充分展现了中美跨国史和中美关系史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两国的历史背景、种族分布、文化习俗以及地缘政治关系塑造了对于彼此特殊的认知与想象。百余年来,在人员、文化、制度、知识、科学、技术、经济、商品、物种等多种媒介和载体的交织交流中,中美两国间竞争与合作并存,双向交流频繁,实际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纠缠又错综复杂的历史记忆与现实格局。历史的呼唤和现实的需要都要求我们继续挖掘中美跨国历史文献资料,加强跨领域与跨学科合作研究,不断探索更加丰富、更加深入的中美跨国史和中美关系史的案例分析和理论建构。
近年来,对于跨国史的历史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致力于在国际上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也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尝试,力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中外关系史研究》辑刊已经从第四辑开始不定期常设中美关系史专栏,关注并推动中美关系史和中美跨国史等相关研究,同时也在筹备开设新的国别或地区关系史专栏。我们希望通过定期召开青年学者工作坊和不定期邀请资深学者讲座等形式,努力搭建新的学术平台和沟通桥梁,争取将在各个国别史和专门史领域从事中外跨国历史研究的学者与国内外发表和出版平台对接起来,产出国内外公认的、专业严谨的跨国史研究成果,尝试进入并加密全球的跨国实体与非实体的学术交流网络。我们的目标和方向是:坚持从中国的视角出发与世界交互对比,追求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益立场上,进行平衡的、基于共享史料的跨国史研究,力争用世界历史学者特有的方式发出中国的声音。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