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能找到我们!
2025年开年以来,证监会持续保持“长牙带刺”的严监管态势,多家上市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截至2月13日,(000903)、(300208)、(688053)、(300437)、*(002528)五家公司已被纳入调查名单,彰显了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的执法决心。
信披违规仍为重灾区
云内动力于1月10日公告因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云南证监局此前指出,该公司在2019-2023年未按规定披露与关联方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2020-2022年财报存在资产、负债、利润等多项数据不准确的问题。立案次日,公司股价暴跌9.87%,投资者索赔窗口开启,符合条件的受损股民申请索赔。
*ST中程1月17日再遭立案,主因往期财报涉嫌虚假记载。此前,公司因未及时披露诉讼、仲裁信息被深交所警示,2024年因会计差错追溯调整近六年财务数据,部分董事对财报真实性提出异议。若最终认定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其股票或面临强制退市。目前公司已连续四年亏损,2024年预亏近2亿元,退市风险严峻。
思科瑞的立案调查与2022年财务问题相关。四川证监局发现其当年虚增营收996.04万元、利润753.33万元,因收入确认不合规被责令改正,董事长及高管被警示。作为2022年科创板新上市公司,此举暴露内控缺陷,或引发投资者对IPO审核质量的质疑。目前其投资者索赔条件已覆盖2023年4月至立案日的交易记录。
清水源1月19日突遭立案,涉及其全资子公司河南同生环境原股东的刑事案件及未履行业绩承诺事项。尽管公司称生产经营正常,但市场担忧其信披瑕疵可能牵出更多历史问题,股价当日下跌3.2%。
ST英飞拓1月24日公告被立案,此前已因2020年虚构应收账款收回、2019-2020年收入核算不实等问题多次受罚。2024年因内控审计“无法表示意见”被实施ST,加之连续四年亏损(累计超45亿元),市值较峰值缩水80%,立案调查或使投资者信心遭受重创。
监管趋势:立体化追责与投资者保护并进
2025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明确,将“快、准、狠”打击违法违规。以案为例,其财务造假不仅导致公司及高管被罚,中介机构亦被追责,同时启动特别代表人诉讼,为投资者提供“默示加入”的便捷索赔路径。
新《证券法》实施后,投资者维权门槛降低,虚假陈述案件前置程序取消,受损股民可依据立案公告、监管函等直接提起诉讼。云内动力、思科瑞等案的索赔条件已明确覆盖立案前后特定交易时段,建议投资者保留交易记录以备诉讼。
避雷需关注“问题股”共性
从上述案例可见,被立案公司普遍存在财务数据频繁“更正”或遭审计质疑、关联交易和资金占用未充分披露、高管频繁变动或遭监管警示、连续亏损且面临退市风险等特征。随着2025年退市新规落地,此类公司风险进一步放大。投资者需警惕“炒差”陷阱,关注公司基本面及监管动态,理性规避潜在“雷区”。
证监会的密集立案传递出强监管信号,既是对市场乱象的震慑,亦是对投资者权益的护航。然而,根治信披违规仍需完善民事赔偿机制、加快司法解释出台,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市场生态。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强化风险意识、善用法律工具,方能在资本市场中行稳致远。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相关公告及市场数据撰写成文。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