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韧性突围的2024“邮储样本”:以均衡发展锻造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

  • 要闻
  • 2025-04-03 21:21:03
  • 2
  • 更新:2025-04-03 21:21:03

“2024年,邮储银行坚守主责主业、持续做强做优,以韧性破局,用勤奋答卷。”邮储银行董事长郑国雨在邮储银行2024年年报致辞中说。

邮储银行2024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资产、负债总额站上新台阶,分别突破17万亿元、16万亿元。在业绩稳、规模稳、趋势稳的背后,身处低利率环境,邮储银行主要经营数据表现出强劲韧性。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53%;净息差水平行业领先;贷、存款均增长近14%,增速居于行业前列;对公业务异军突起。

邮储银行缘何实现质量、规模、效益的均衡发展?以下三组数据或一窥邮储银行2024年韧性显著的动因。

1.87%:净息差水平持续领先

净息差是观察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净息差1.87%,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平均水平43个基点,从趋势上看,降幅较2023年收窄5个基点。

贷款端,规模扩张带动利息净收入增加278.80亿元,利率下调影响利息净收入缩减235.60亿元;对冲后,贷款业务仍然贡献出了43.20亿元的利息净收入增量。邮储银行也是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的三家国有大行之一。

在当前银行业净息差整体下降态势下,积极寻找市场缝隙、成功挖掘出新的信贷需求增量,是邮储银行贷款端表现优异的关键原因,也成为其抵御“短暂寒潮”的突围利器。

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加大对先进制造、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公司贷款总额36491.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52%。2024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非息收入亮眼,资产规模取得新突破。

目前,邮储银行已迅速成长为资产规模国内第五的大行。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突破17万亿元,同比增长8.64%;贷、存款均增长近14%,增速行业领先;表内非息资产对2024年营收和利润的贡献分别提升1个和8个百分点。

业绩发布会上,邮储银行管理层进一步介绍了资产规模稳健增长的秘诀。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该行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一是县域贷款增速16.2%,高于整体贷款增速7个百分点;二是涉农贷款占整体贷款的比例超25%,在国有大行排名前列;三是绿色贷款余额增长超20%,帮助1.1万家企业完成碳核算;四是服务科技型企业超9万户,增长超过30%,融资余额突破5000亿元,增长超40%。

与此同时,负债端强势的资金、渠道优势与客群基础,也为邮储银行服务国家战略、保持资产端扩张提供了助力。

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存款规模突破15万亿元,占总负债95%,同比增长9.5%。高速增长之余,保持较低付息率,存款付息率为1.44%,为上市可比同业的较低水平。

面对2025年竞争愈发激烈的存款市场,刘建军表示,邮储银行将坚持“价值存款”的基本考核口径,扩大客群做大自营存款,目前成效明显。今年以来自营存款已实现同比多增超千亿元,且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

40.94%:公司贷款占比突破40%业务结构更均衡

众所周知,由于特殊的资产负债结构,邮储银行在利率下行周期或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面对经济周期波动,邮储银行2024年是如何应对的?

“三板一均衡”是刘建军的回答,即固长板、强短板、锻新板,着力构建更加均衡稳健的业务体系。

刘建军介绍,零售长板持续巩固,AUM规模达到16.69万亿元;公司短板快速补强,主办行客户增长超过110%,FPA突破5.5万亿元,增长近19%;资金资管亮点纷呈,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政府债券投资规模增长21.21%,债券做市交易量突破万亿元,同业客户合作数量超过3300家。

透过邮储银行2024年年报可以看出,2024年邮储银行对公投放较强,带动贷款规模保持9%以上增长。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客户贷款总额达8.9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38%。其中,公司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3.52%,在客户贷款总额中的占比为40.94%。

拉长时间维度,以近五个完整年度(2020年—2024年)来看,这是邮储银行公司贷款总额占比首次突破40%。

刘建军现场回顾了过去几年邮储银行贷款投放情况:2020年以前邮储银行贷款增长以零售贷款为主,零售贷款新增占比达70%,少量公司贷款也以央国企为主;2021年,聚焦五大差异化增长极,推动个人经营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主动授信这三极贷款余额占比超过60%;2022年以来,推动公司业务转型发展,公司业务的异军突起成长为营收利润的重要增长极。

近三年邮储银行公司客户数平均增长16%,公司贷款增速达到了17%,公司贷款余额占比提升到了41%。

在零售业务普遍承压背景下,公司业务快速补位为邮储银行构建了更均衡的收入结构。公司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5%、中收增长43%;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达到14.82%。

相较同业,非息收入占比较低一直是邮储银行的短板。但这几年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非息收入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即使是在有关政策因素的影响下,邮储银行2024年非息收入仍实现了3.11%的增长。

刘建军再次提及均衡,他说:“正是公司板块的异军突起,带动了中收增长,也推动了财富管理、其他业务的增长,包括非信贷资产投资等也迎来很好的非息收入的增长。”

足以得见,数据背后邮储银行蕴含着一股强劲韧性和增长潜能。

正如郑国雨在年报致辞中说的那样,邮储银行将持续深耕“三农”金融、普惠金融、个人金融,将传统优势锻造成为稳固长板,焕发传统优势“新活力”,同时将发力公司金融、城市金融、特色金融、综合金融,开辟均衡发展“新赛道”。

多个“同业前列”:重点领域贷款增速显著

2023年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指明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同时近期部署全力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可以看到,邮储银行2024年在紧跟国家政策方面已创下多个“同业前列”,尤其在推进服务普惠、科技型企业、“三农”等领域。

截至2024年末,涉农贷款余额、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均超过12%,连续三年获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最高评级,占比均居国有大行前列;消费贷款逆势增长超1300亿元,其中房贷增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绿色贷款增速持续多年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坚实的客户基础、多牌照的渠道资源优势是邮储银行紧跟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先决条件。

近四万个网点;AUM规模达到16.69万亿元;客户数量超过180万、连续4年新增超过30万户,其中主办行客户增长超过110%。

邮储银行服务“三农”、城乡居民、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高度契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等国家战略,锚定了邮储银行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坐标方位。

基于此,邮储银行发挥资金、渠道、客户等禀赋优势,持续巩固零售业务长板,致力于为更广泛的大众客群提供更加多元的金融服务。

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零售贷款余额5.46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多年来一直保持在60%以上。同时,深耕乡村振兴、消费信贷等核心领域,挖掘优质业务场景,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小额贷款、个人其他消费贷款、信用卡等业务实现较好增长。个人小额贷款同比增长超10%。

另外,邮储银行今年首次启动代理费主动调整,叠加1300亿元定增预计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5个百分点,郑国雨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资本和代理费的“一增一降”,将进一步增强邮储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抵御风险和盈利能力,为业务发展和结构调整打开全新空间。(cis)

有话要说...